收藏此页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曾璜感想“艺术微喷”

在影像的后期制作领域,快捷、直观、稳定的数码影像打印短短几年就在实用领域全面取代了传统银盐洗印,并在高端的影像收藏领域表现不俗。其中,爱普生所推出的收藏级“艺术微喷TM”工艺也已得到了国内外收藏界的接受和认可,并成为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拍卖行以及私人藏家的新宠。
    目前,市场上对于数码影像输出的推介,主要注重其所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银盐冲印的品质表现。当彩色影像在中国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新华社摄影记者都被要求同时拍摄黑白和彩色两种胶片,供不同需求的媒介使用。《女兵》是1994年本人作为新华社特派战地摄影记者前往巴尔干半岛,采访前南斯拉夫战争期间拍摄在彩色底片上的一幅作品。为了能更好地反映战场的气氛,当时只能借助暗房高手,使用传统的银盐放出在当时绝对堪称一流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用于印刷出版尚可,如要制作成适合展览要求的大画幅作品,就会遭遇精度的限制而变得遥不可及。所幸,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我们迎来了明室输出的时代,很多以往的难题都随着技术的发展迎刃而解。底片扫描解决了精度限制问题、超宽幅承载介质满足了展览作品对于展画幅面的要求,而采用爱普生“艺术微喷TM”工艺更解决了博物馆、拍卖行等对影像作品收藏百年的品质要求。

去年(2006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逝世三十周年,举办了老一辈摄影家侯波、徐肖冰的《战士•领袖•人》影展。此次影展展出的作品,是借由爱普生“艺术微喷TM” 工艺,通过不同介质的原作,如原底(original negative),复制底(inter-negative)、彩色底(color negative)、原始照片(vantage print)等,制作出的一套颗粒感和影调风格完全统一的照片。“这是多年来看到的最好照片”,90岁的徐肖冰老人称赞道。
    近两年在影像业迅速崛起的、被影像收藏界认可的摄影家翁乃强,上世纪50年代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他的报道摄影带有传统西洋油画的视觉和色彩构成,为其他中国摄影作品中之罕见。借助爱普生的“艺术微喷TM”的工艺,他的记录性系列影像《知识青年到北大荒》,得以在油画布面上输出,将自有的视觉经验与特有的视觉感受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创建了与众不用的风格和特色,也表达了60年代知识青年在北大荒浪漫豪情的时代精神。
实际上,新出现的数码输出技术为艺术家提供的是全新的视觉体现,更多介质的适应性也为影像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可能。目前看到的有采用宣纸(王福春),藏经纸(金平)、油画布(薛华克)作为来展示照片的艺术家。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贫困地区孩子生存状态的影像,我也很希望借助爱普生的“艺术微喷TM”的工艺,使用新的介质,创造出水彩童画的效果,来表现孩童梦幻的视觉感受。
    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可能。新技术提供的不仅仅只是便捷的手段和更好的结果,更应该提供传统手段根本无法企及的全新发展空间。社会得以不断进步,则正是因为实践、发现、开拓和利用新技术提供的可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严复先生在一个多世纪就向我们介绍了的生存法则。

(转自蜂鸟摄影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路5号院5号楼2层2012室
电话:136 1108 0869   E-MAIL:luodegang@vip.sina.com
QQ:1503719198          京ICP备14047751号-1